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前身为宁波市越剧团。20世纪80年代前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并出现浙江越剧小百花现象的第一个浪潮之后 ...
民艺剧社是1950年由社会名流与艺人吕公望、王晓籁等共同筹建的越剧社团。在杭州市民政局长冯萌东的支持下,经杭州市人民政府 ...
宁波市文艺学校的原称是宁波市戏曲学校。1960年初创办,原校址在宁波市月湖边中营巷内。设越剧、京剧、甬剧等班,学员190余 ...
嘉善县越剧团组建于1955年。由新艺、五星两个越剧团合并而成,曾称光明越剧团。历年主要领导有励鹏飞、曲世惠、叶仲青。主要 ...
镜花舞台于1930年农历八月在城关镇明心寺举办。以赵樟标、马香生为班长兼教师。开蒙戏是《双金花》,学艺三个月后便“串红台” ...
素凤舞台是绍兴文戏女班。1932年底,竺素娥与出科越新舞台的花旦孙妙凤合作组班。废弃老板制,与前台老板合股拆账经营。流动 ...
霓裳仙云社(后改高新舞台)1930年农历四月开办于长乐镇沃基村。邢绍章为老板,张瑞标、袁见法为文、武戏师傅。学徒有邢月芳 ...
虹口越剧团1979年成立于上海,全团有演职员70人。前身为飞鸣越剧团和东风越剧团。1979年2月,以虹口区越剧演出队名义,开始 ...
复兴越剧团1950年初成立于上海,是一个集中越剧男班演员、实行男女混演的越剧团,团长邢月芳(女小生)。主要演员有:女演员邢 ...
1941年5月宁波天然舞台(剧场)经理林启华邀角组成同名越剧戏班在本台演出。先后被聘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有叶彩金、沈艳红、陈 ...
温州专区、市戏曲学员训练班于1957年开办,以温州市新圆觉寺为班舍。从市区及温州专区各县和嵊县招收学员100多名,为温州市 ...
越新舞台是绍兴女子文戏科班。1931年春由刘香贵、刘香贤兄弟及钟加昌、王维时等10人合股开办。班址在嵊县黄泽镇梧桐树下林成 ...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 郓城山东梆子剧团属国家正规专业剧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剧团,始建于1949年6月,是目前历史最长 ...
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海城县一带的地方戏剧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即喇叭),故名海城喇叭戏。
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 20世纪20年代初期,梁山县有“长生班”、“大井班”、“小井班”等高调梆子班社,日伪时期班社被迫解散,艺人 ...
同济大学傅全香艺术研究沙龙 宗旨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宣传并研讨以傅全香表演艺术为主的越剧各流派艺术,广交海内外越剧 ...
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艺 ...
天津越剧之友联谊会 1995年7月9日宣布成立,并于1996年4月经市文化局批准,民政局注册成为该市唯一的越剧社团组织。 建会 ...
泗州戏: 是开放在泗洪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它土生土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由民间说唱发展起来的比较典型 ...
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 1988年12月29日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成立,性质为民间学术团体,经费自筹,挂靠上海艺术研究所。199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