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常识

戏曲常识

戏曲相关问题

戏曲知识:戏曲术语大全

戏曲知识:戏曲术语大全 (http://www.xifumi.com/) 戏曲常识 第1张

1、[笑场] 亦称喷场.指演员在演出中脱离剧情与人物而失笑, 破坏了舞台艺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感。

2、[误场]指演员未能按时到达剧场扮戏, 延误了上场。

3、[冒场]和误场相反.指演出时,演员过早的出现在舞台上。

4、[怯场]演员因为初次登台经验不足或对所演之戏生疏等缘故, 临场心慌而失去控制力, 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

5、[晕场] 演员由于对戏不熟练或精神过于紧张等原因, 造成表演慌乱. 出现忘词,唱错,失手等舞台事故。

6、[冷场] 指演员由于忘词,误场等原因,造成舞台演出的突然停止. 是舞台演出最忌讳的现象之一. 演出中,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都不应中断。

7、[救场]指对演出中突然出现的失误,同台的有关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予以补救, 使演出能继续进行。

8、[翻场]演出时,演员认为同场演员或乐队有所失误,引起不满, 当场给对方予斥责, 使演出中断。

9、[把场]演员演某一剧目因经验不足等原因,由师长在侧幕照应把关,以稳情绪。有时演出特注明由某某名人“把场”,既抬高演戏演员的身价,又借此招徕观众。

10、[饮场]戏班的旧俗。旧时演员在台上演出中间,常由检场人员上台递送茶水, 让演员当场饮用润喉。50年代提出净化舞台,此俗遂除。

戏曲知识:戏曲术语大全 (http://www.xifumi.com/) 戏曲常识 第2张

11、[捧角]亦称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文揄扬等手段, 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的目的。

12、[明场]相对暗场而言。凡演员在台上表演的情节,都称明场。

13、[暗场]相对明场而言。某些剧目中的部分情节不在台上表演,而放在幕后进行。或通过人物的台词加以说明,或运用音响效果表明。

14、[谢场]亦称送客或金榜谢场。京剧戏班的旧俗。演出结束,由小生(穿大红官衣,戴驸马套翅)和旦角(穿霞帔戴凤冠)各一人至台前向观众行礼感谢。有时走下舞台,送观众到剧场门口。

15、[听场]后台候场的演员注意力集中于舞台上的演出,以便自己能准时出场。

16、[候场]指演员将上场之前, 守侯在出场处幕后,作好准备。

17、[垫场]指在场与场之间临时垫场子,为后一场的演员赢得时间。是救场的一种形式。

18、[楞场]指演员舞台上突然出现的差错,缺乏思想准备, 不能随机应变, 造成演出中断。

19、[赶场]

有两种情况:

一指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角色的改装或换服装等事宜,

二是保证准时上场。

2O、[满宫满调]演员演唱时音高到位,声音饱满,气力充沛。

戏曲知识:戏曲术语大全 (http://www.xifumi.com/) 戏曲常识 第3张

21、[走板]也称丢板。演员行腔时, 节奏不稳, 或快或慢, 与乐队奏出的板眼脱节。

22、[夯儿]行内暗语。亦称吭儿。是演员对嗓子的习称。

23、[左嗓子]通常指高而窄的嗓音。此种嗓子能高不能低, 遇到小腔转弯处, 往往唱不好。

24、[合弦]亦称巴弦。指演员的演唱与乐队的伴奏如胶似漆的粘合在一处,无丝毫相违相离的纰漏。

25、[合槽]指台上表演时演员与乐队之间的配合默契。演出中彼此影响,吸引,逐渐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26、[帽儿戏]亦称开锣戏。指演出时的第一出戏。旧时,帽儿戏多是像《天官赐福》,《白寿图》之类情节较为简单的戏。解放前后,帽儿吸的剧目逐渐有所变化,多是些火炽精彩的小武戏和能活跃观众情绪的风趣剧目。

27、[轴子]指一场折子戏演出中作为轴心的主要剧目。旧时戏班排戏“打本子”,将台词用毛笔写在长条纸上,卷起来似一轴画卷。戏大纸长,卷起的纸卷就粗,戏小纸短,卷起的纸卷就细,便有大轴,中轴,小轴之说。

28、[送客戏]也称大轴。旧时一场戏往往要演出五六个小时左右,时间过长,观众不等终场就离座。因此戏班常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最后一出则安排演些技术性较强的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在这无足轻重的演出中逐渐散去。

 

29、[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紧压大轴而得名。演压轴戏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

30、[武轴子]一场折子戏演出中,小轴,中轴,大轴一般演武戏,因而称作武轴子。

戏曲知识:戏曲术语大全 (http://www.xifumi.com/) 戏曲常识 第4张

31、[大戏]1.指整本的,大型的或较大型的戏。相对小戏而言。此外, 还指那些历史较为悠久,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演出普遍。2 .指流传广泛的剧种,如京剧,昆曲,秦腔等。

32、[小戏]指小型的,单出的折子戏。相对大戏而言。演出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33、[折子戏]指整本戏中相对完整的一折戏。如《白蛇传》中的《盗草》,《断桥》都是。折子戏,往往是整本戏中精彩的一折,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演出时常将几出折子戏组成一台戏。

34、[对儿戏]指两个演员在一出戏中扮演分量不相上下的两个人物。如《坐宫》中的杨四郎和铁镜公主,是老生和青衣的对儿戏。《赤桑镇》则是花脸和老旦的对儿戏。

35、[重头戏]指在唱,念,做,打等方面见功夫的剧目。

36、[风火戏]指一个剧目中,有四五个以上表演分量不相上下的行当角色,显现出整体的实力。有时也称群戏。如《群英会》,《龙凤呈详》,《四郎探母》等。

 

37、[劲头]1.指演员舞蹈动作幅度大小,力度强弱的运用。通常用于身段表演。2. 也指演员演唱中的“心劲”,“口劲”和行腔中某一重音的渲染和结合 。

38、[尺寸]指表演上唱念做打的节奏速度。准确地把握节奏速度,是正确表现人物的关键。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尺寸,首先要求演员理解和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功力则是尺寸具体处理的技术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39、[关子]1.指表演技巧的窍门。2. 指情节与情节之间衔接的“扣子” 。

40、[俏头]优秀的演员在演唱或表演时,在关键处善于作一种特殊处理,如改变节奏,或是加一个细节动作,这种细微的处理,往往能使演唱增色,使人物的性格和神情格外生动,收到很好的剧场效果。

爱生活爱戏曲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